<
    经过他的努力,“刀伤散”和“武夫大力丸”的疗效大大提高,其医术和医德,深得社会各方面人士的称赞。“宝芝林”开办不久,声名就大振。尤其是其医治新旧患跌打创伤的“武夫大力丸”,与当时著名的李广海跌打丸、何竹林的跌打风湿膏、梁财信的跌打膏药并称为伤科“四大名药”,享誉省港澳。

    林世荣、邓秀琼等徒弟经常到“宝芝林”来看望师傅,有时也向飞鸿讨教武技上的事。徒弟们都很关心师傅,看到飞鸿还是孤身一人,都劝他要成个家。邓秀琼说:“要是有师母关照您,我们也就不必老为您担心了。”

    飞鸿苦笑着说:“我谢谢你们的关心,你们不是不知道,师公刚去世不久,按风俗我也得守孝呀!重孝三年,这是规矩。这事只有以后再说了。”

    林世荣告诉飞鸿,他想开武馆授徒,为了生计,也为了不使师傅教的武技绝招失传。飞鸿表示:“我一向支持你开馆授徒,如果有什么困难,我能解决的都会帮你解决。只是你要记住一点,要让你的徒弟们不要恃武滋事。”

    问及他的武馆准备开在哪里,林世荣说:“我想离师傅的‘宝芝林’近一些,就在西关附近吧!这样有什么问题要向师傅讨教,也更方便些。”

    飞鸿表示赞成,并让林世荣稍坐几分钟等他一下。他自己找了纸笔,抄了两张药方给林世荣。林世荣打开一看,上面写着:

    达摩药洗方之一:地骨皮1两,食盐少许;以上二药用水煮之,洗浴淋身,可滋养肌肤,通畅血脉。

    达摩药洗方之二:蛇床子1两,生甘草1两,地骨皮1两;以上三药用水煮之,洗浴下部,亦可滋养肌肤,通畅血脉。

    飞鸿交药方后告诉林世荣:“第一方药的功用,凡修炼硬功,须逼力外泄,故容易动火,火升则血枯。用这个药方的好处在于,地骨皮可清洗泄热,加盐软坚导滞,这是练功的人必备良方。至于第二方药的功用,主要在于练腰马下盘功夫时,用此方洗用,效果显著。”

    林世荣过去也用过这些方子,但那时自己练功,没有关注具体的药。现在要开馆授徒了,师傅想得如此周到,令他十分感激。

    按下飞鸿师徒的事不表,单说黑旗将军刘永福进广州城后的事。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在一次出巡时,意外坠于马下,跌断了腿,动弹不得,整天卧在床上,痛苦异常。军营中的医官为他治了十多天,一点疗效也没有,而且他的腿痛得一天比一天厉害。

    提督陈泰钧与刘永福交情不错,当他知道刘永福受伤久治不愈后,立即想到了飞鸿。他派人将飞鸿请来,据实相告:“我知道你治跌打损伤很有一套,想推荐你为我的好友刘永福治伤。”飞鸿一听“刘永福”三字,立即问陈泰钧:“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很熟,是不是黑旗将军刘永福?”

    陈泰钧说“正是”。飞鸿又说:“刘将军的军营中有跌打名医,为何不让他们治疗而舍近求远来找我呢?”陈泰钧于是将刘永福军营医官治疗不见效的情况如实告诉飞鸿。

    飞鸿当即表示:“提督大人交待的任务,小人岂敢违抗。只是刘将军的军营中已有医官,如果我把将军的腿给治好了,那么军医官的饭碗岂不是保不住了?同是以行医为谋生职业的人,我怎忍心让人家失业而影响他和他家人的生活呢!这种事我不敢做啊!”

    第四部分悬壶济世(4)

    陈泰钧说:“你这种顾虑是多余的。要知道,医生的天职是为人治病解除痛苦,只要做到了问心无愧就行了。况且,刘将军是朝廷命官,他和他的军队负有保家卫国的职责,就是不考虑他是我的朋友,也应该深明大义为国为民着想。把别人的饭碗看得太重,这样顾虑太多,是女人的所为,实在不足取。”

    本来飞鸿是出于同情心才顾及同行饭碗的,现在被刘永福这位提督朋友陈泰钧晓之以理,深明大义,他听后连连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在提督陈泰钧的陪同下,飞鸿带着药箱来到刘永福的军营,侍卫带他们进去为刘永福看病,陈泰钧陪在一旁。

    刘永福想起身相迎,陈泰钧制止他:“不必这么多礼了,你的伤还没好呢!”飞鸿一眼看去,刘永福长得异常英俊,浓眉大眼,耳长鼻高,大嘴宽唇,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人。

    刘永福也听说过黄飞鸿的大名,这次因伤才得以幸会,他说:“过去我的军医用跌打药治疗军士的伤病总是药到病除,不知为什么这次我的病就不见效,有劳黄师傅了。”

    “刘将军不必客气,替您治病这是我应该的。”飞鸿为刘永福解开所敷的药,细心地检查他受伤的地方,并关切地问“痛不痛?”挨到痛的地方,刘永福如实相告。

    检查完毕,刘永福急着问飞鸿:“伤情怎么样?”飞鸿告诉他:“将军的伤是麒麟髀较骨脱臼,这种伤是人体较骨中最难治的。因为这一骨位在臀部,周围筋多肉厚,治起来困难。如果只用药物治疗,受伤的地方很难复原,用贵重的药也没用。”

    刘永福问:“那怎么办?难道就没法治?”

    飞鸿安慰刘永福说:“大人不必担心,总会有办法的。我个人认为,您的伤要用药治和推拿疗法一起用,才能尽快好起来。”

    陈泰钧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。

    刘永福说:“黄师傅说得很有道理,既然如此,那还等什么呢?请为我动手推拿吧。”

    飞鸿于是捲起袖子,为刘永福推拿。推完之后,再给他换上自己的跌打损伤药。经过几天的治疗,刘永福的伤情立即得到好转。又过了几天,他的伤病居然全好了。

    “真神,七天就治好了,真的是个神医!”

    刘永福对飞鸿的医术赞不绝口,当场写了“术精药妙”几个字赠给飞鸿。为了表示谢意,他决定送一块横匾给飞鸿,以表彰他的医术。为此,刘永福还费了不少心思。

    首先是写几个什么字?行医的人,当然喜欢宣扬医术高明,而飞鸿开药馆兼行医,要顾及这两方面才行。想来想去,刘永福最后决定送他“医艺精通”四个字。

    刘永福是行伍出身,文化程度有限。他想题这几个字,当然应该请文坛或政界名流来题,才更有它的价值。所以他碰到的第二个问题,是请谁来题写的问题。

    陈泰钧?不是最理想。对,请张总督题写,他大名鼎鼎,对黄师傅更有帮助!

    刘永福准备请两广总督张之洞亲笔为他写这几个字送给飞鸿。这个张之洞不仅在广东,当时在全国都鼎鼎有名。

    1837年张之洞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他父亲当官的地方,4岁读私塾,15岁应顺天府乡试,中一名举人。1863年入都会试,中一甲三名,赐进士及第。十年后奉旨任四川乡试副考官,并于当年任四川学政。他整顿四川科考积弊,使该省科场面目一新。

    1879年3月,张之洞补授国子监司业。同年清政府派大臣崇厚出使俄国,谈判归还伊犁问题,崇厚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里几亚条约》,张之洞主张将崇厚交刑部问罪,并指斥袒护崇厚的李鸿章拥兵畏战。此奏折引起重大反响,两宫及太后召见张之洞。

    1884年法国侵略越南,桂、滇军队赴越支援。法军入侵中国台湾、福建沿海一带,形势急迫。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后,视察外海、内河各炮及广州城防陆军营垒情况,筹办沿海各州水陆军事防务。

    刘永福与张之洞结下深厚友情,也正是这次中法战争促成的。当时刘永福在越南抗法,张之洞多次给朝廷上奏章,力主优用刘永福,给黑旗军以合法地位,请派在闽的吏部主事唐景崧回营募兵,出镇南冯(今友谊关),与刘永福联合御敌。

    清政府于8月对法宣战,依据张之洞建议,授予刘永福“记名提督”衔,赏戴花翎,拨给“黑旗军”饷银二万两及军械等。刘永福与唐景崧部配合,在抗法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。后来张之洞又奏请朝廷起用老将冯子材,并送饷银五万两。冯子材大败法军于镇南关,并收复谅山、长庆等地,大获全胜。李鸿章听从在广东总税务司任职的英国人赫德盅惑,奏请朝廷停战议和,导致“中国不败而败,法国不胜而胜”。

    张之洞任职两广期间,还于1887年奏请清廷同意,在广州设立了广东陆师学堂和广东水师学堂。陆师学堂聘用德国军官教练,水师学堂聘用英国军官教练,学习优秀的人还送到外国去深造,可见他很重视先进技术与人才。

    第四部分悬壶济世(5)

    尽管张之洞是个封建官吏,但在任人为贤这一点上,却有许多值得赞誉的事例。刘永福本是农民起义军一领袖,失败后带领义军残部潜入越南发展。张之洞能力主用他,使刘永福对张甚是感激,两人的关系因此很不错。当刘永福找到张之洞,要他写“医艺精通”几个字时,张之洞二话没说就挥笔上阵。

    没过几天,刘永福把张之洞写的这几个字镶在木匾里,派人敲锣打鼓送到了“宝芝林”。飞鸿知道这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墨宝后,对它格外珍惜。

    一天,刘永福设宴酬谢飞鸿,飞鸿推辞不掉就前往赴宴。为使酒宴气氛热烈,刘永福邀了不少好友和下属作陪。飞鸿到了以后,刘永福非常郑重地让飞鸿坐上席,把他奉为上宾。